为落实资助育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资助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智慧、更有内涵,全力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5月30日,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清风化雨”资助育人工作室主办、“三联三促”党建育人工作室、“职”引未来工作室、“心理护航”工作室、“网格化协办”学生管理工作室协办的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与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模式创新专题研讨会,在汇东校区第一实验楼213会议室顺利召开。学生处处长邹国正,副处长谭力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副处长刘浩宇,各学院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资助干事等45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兴文主持。
郑兴文首先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领导和老师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要议程。
刘浩宇介绍过去一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整体运行情况,总结资助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希望全体资助工作者提高站位、加强宣传、稳定人员,建成一支“有爱心、懂政策、守纪律”的优秀资助队伍。
随后,各学院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为贫困学子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资助环境进行主题交流。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鄢万春分享了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在顶层设计中的思考与做法。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雷崇华就如何守护困难家庭孩子的成长机会进行心得报告。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宗玉以案例形式剖析了资助育人的关键要素。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谢晓辉分享了其学院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经验做法。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兴文介绍了“清风化雨”资助育人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情况,并就当前建设内容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说明。
在自由交流环节,各学院资助干事从学院基本情况、学生资助成效等方面汇报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并围绕资助工作中如何“积极引导与自愿申请”、尊重学生、保护隐私等具体问题展开交流。
邹国正在总结中指出,资助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在实践中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数字工具的灵活运用,持续稳定资助工作队伍,积极分享资助经验做法,在精准资助的同时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努力做好党和国家关心和温暖的传递者,为我校资助工作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学校资助工作队伍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资助工作的优化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继续深化精准资助工作,通过“奖、勤、助、贷、免、补”等多项资助措施,以更有温度的形式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