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于大学社交浪潮中,寻自我之锚

发布者:彭瑶 时间:2025-04-29 浏览:15

心理科普|于大学社交浪潮中,寻自我之锚

“从中学步入大学,你是否察觉到同学们间那种微妙的“冷漠感”,上课铃响,同学们鱼贯而入,课后又迅速散去,没有过多交流。”

“在宿舍里,大家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扰,偶尔的交谈也多流于表面,你是否会感觉孤独?”

“大学课间,同学们或整理笔记,或各自玩手机,交流甚少,都在各自忙碌,吃饭时间也不统一,多是独自前往 ,你是否会陷入焦虑?”

   从中学迈进大学的门槛,就像从平静的内河驶入广阔的外海,社交的浪潮以截然不同的姿态翻涌而来。中学时代,紧密的班级纽带和每日形影不离的相处,构建起一种纯粹而亲密的人际关系。课堂上共同求知,课间嬉笑玩闹,放学后还相约同行,同学之间的情谊在频繁互动中不断升温。踏入大学校园,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同学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冷漠”。曾经那种朝夕相伴的热络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界限分明的相处模式。这种变化,让许多习惯了中学紧密社交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失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一个人成长与独立意识增强:大学是走向独立的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提升,更关注个人发展与内心世界,注重自我空间和隐私,所以会保持一定边界感。

●生活方式和目标多元化:大学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生活习惯和未来规划。有人专注学术,有人热衷社交,生活节奏和追求不同,导致同学间交流减少,看似冷漠。

●社交环境变化:大学社交范围广,除了班级同学,还有社团、学生会等不同群体的人。社交关系复杂,容易产生流言蜚语和多元观念评价。同时,这种复杂环境也让学生更谨慎,倾向于自我保护,减少深入交流。


【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情况】

    三木清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大学相比高中,社交环境更为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身处人群中却可能因难以融入或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而感到孤独或者在社交场合频繁出现,结识了许多人,但大多是浅层次的交流,缺乏深度和真诚的情感连接,导致无法满足内心对深度情感交流的需求,从而产生孤独感,内心依然会感到空虚、无聊和孤独。长期处于这种“孤独的世界”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例如:

●影响心理健康:从高中步入大学,孤独感易诱发心理问题。习惯了高中紧密人际的新生,在大学相对独立社交环境下若倍感孤独,长期积累易产生焦虑情绪,遇事容易钻牛角尖,严重时可能引发抑郁倾向,损害心理健康,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阻碍个人成长:孤独感会阻碍个人成长。大学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黄金时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学生,会减少参与社团、学术交流等活动,错过锻炼社交、组织、表达能力的机会。缺乏与他人思想碰撞,知识视野受限,难以在多元观点中完善自我认知,成长速度减缓。

●破坏人际关系建立: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孤独感作祟会破坏人际关系建立。孤独使学生抗拒社交,表现出冷漠、不合群,给他人留下不好相处的印象,让想主动结交的同学望而却步。恶性循环下,身边朋友越来越少,难以在大学建立起深厚、稳固的人际关系。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塞涅卡说:不要害怕孤独。孤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卢梭说:孤独是自由之源;卡尔·古斯塔夫·荷尔德林也说:有时,与自己独处是最好的社交。”由此可见,适当的孤独感也有优点。

   在这种充满孤独感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屏蔽力便成为了我们保持内心平静、坚守自我的关键。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兴趣爱好明确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当清楚自己的方向时,就更容易判断哪些信息是无关紧要的,从而屏蔽他们;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当内心足够强大时,就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负面评价所影响,从而增强屏蔽力。这与“心流体验”又有些不同,“心流体验”重点在于个人全身心投入到某项活动中,享受活动过程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强调在专注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高度沉浸的状态。屏蔽力并非是对一切外界声音的盲目排斥,而是一种有选择地筛选信息的智慧。它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评价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上。当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追求梦想、做出选择时,就不应被外界的流言蜚语轻易左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和价值观念,盲目地迎合他人或因他人的负面评价而否定自己,只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当我们聚焦自我内心感受,遵从内心想法时,我们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更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

 

在大学社交的浪潮中,我们要学会在边界感中尊重他人,在独立中发展自我;也要凭借强大的屏蔽力,在流言蜚语和多元评价中坚守内心的航线。大学社交,不只是简单的人际交往,更是一个自我认知与成长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最终,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模式,以坚定的内心为锚,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中驶向理想的彼岸,让大学时光成为人生中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旅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字来源:李旭灿

                                                  图片来源:网络

                                                  校对:万心萍刘米茀

                                                  审核:张梦兰